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动态 >  
观点:徐达和常遇春不甘屈居人下,就是有了这一点,对照一下你有没有
来源: 毛姐说历史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25 21:03:35


(相关资料图)

兵法的集大成者并不是天生就会的,他们都是后天练习、积累经验、用心总结才形成的一种适用于自己的兵法,如果你真的问他们道理,做法,可能他们真的说不出来的,就是这样没有在书本上出现的,属于他们自己的兵法,才能让对方摸不着头脑,出奇制胜。

徐达和常遇春和朱元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,而徐达和常遇春能够在众将军中脱颖而出,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他们身上的那种性格和精神激励、鞭策着他们一步步的向前走。

徐达小的时候和朱元璋差不多,也是在土里刨食的穷人家的孩子,但是有一点是很多孩子都没有的,那就是徐达从小就不认输,性格刚毅,有一种不甘屈居人下的倔强。正是因为此,他从小习武,练就了一身武艺,正好在朱元璋回乡招募兵勇的时候,徐达才开始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,这一年徐达才22岁。

其实在徐达跟随朱元璋投军的时候,那种刚毅的性格才是徐达在作战中不落下风的关键。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决定这个人的做事方法和做事能力,如果在做事能力不行,那么这件事做的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,徐达就是用这种性格和能力做成了他心中的那个样子的。

徐达在作战时刚毅的性格让他变得异常勇敢,冲锋陷阵,无人能敌。正是那句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”,在刚入伍的徐达初次显露出勇敢拼杀的才能后,升迁自然也快,很快就座上了将军,将军如此拼命,士兵还会熊吗?

也正是因为在不断的作战中,用一次次的经验才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打法,而且这种打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,除了他自己知道,没有人能看出来个所以然,因此徐达才能在北伐蒙元的战斗中如此顺利的夺回了离开中原300年的燕云十六州。

常遇春和徐达相比出身是相同的,唯一不同的是常遇春在少年时代为了学习文化,出卖自己的蛮力也要学习,放在现代这种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,或许你不知道,常遇春在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之前,还做过一段时间的盗匪,这或许就是常遇春在军事战略部署中的小试牛刀。

不管是徐达还是常遇春,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不满足现状,不屈服于眼前的贫困,想要过得更好,这才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和力量。一个人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,努力的学习,拼命的练习,难道他们还能有不成功的道理吗?

经验来自于实践,而实践又是检验经验合不合理的一个标杆,经过无数次的摸爬滚打,打法,将兵法,早已经烂熟于胸了,还需要什么人来教吗?

总结一下就是,在想要成为一个你想成为的人的时候,要有不甘屈居人下的狠心,要有不相信命运的倔强,要有努力向上的决心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